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蘇城學子三下鄉(xiāng):西山田野探錦秀,文旅共生探春秋

2024-07-17 16:51 來源: 供稿 編輯:玖柒六 瀏覽量:0

為探尋西山產業(yè)融合與鄉(xiāng)村旅游提質發(fā)展路徑。蘇州城市學院城市治理與公共事務學院“城”心西山助農小分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于7月4日至7月10日在蘇州市吳中區(qū)西山風景區(qū)開展了針對西山農業(yè)與文旅發(fā)展的調研活動。調研覆蓋游客、鄉(xiāng)村居民、農產品經銷商與政府工作人員等。

農戶田園織翠錦·文旅花開并蒂香

在金庭鎮(zhèn)秉常村中,實踐團成員走訪村民,收集、分析群眾對于現階段西山農產品銷售與文旅發(fā)展的具體認知情況。其中,在家中建起了小型“養(yǎng)蜂場”的張奶奶指出,村中各戶居民開展農業(yè)活動的范圍往往因承包土地的限制而縮小在自給自足的水平上,很少有集約化經營出現;而剛剛做完農活的李大爺則點出,村里也有很多因病致窮的村民都會選擇一邊外出務工,一邊將家中種植的時令水果賣出補貼家用,但滯銷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需要社會幫助打開銷路,從而緩解生活壓力。這也為團隊思考如何將助農工作落細、落實提供了新方向。

image

圖為李大爺向實踐團成員介紹村中情況,陳明菲攝。

經銷共話鄉(xiāng)村路·佳果飄香商道遠

在梅益村開起了民宿的張峻還有另外一重身份——與當地農民、農場合作售賣時令農產品的經銷商。在同張峻的交流中,實踐團了解到,西山的農忙主要集中在三至七月的枇杷、楊梅與碧螺春,那時許多農戶家中都擠滿了慕名前來購買應季產品的游客,為集體創(chuàng)收提供了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張峻指出各類農物的品種細分也頗有講究,其中西山的青種枇杷與東山的白玉枇杷齊名,被稱作“絕代雙驕”。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更是批準對“西山青種枇杷”實施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為它打下了響亮名號;早夏的楊梅除了本地頗富盛名的烏梅種,也在近幾年不斷引進了如東魁、紫晶等的外來優(yōu)質品種,為游客提供更多選擇。在訪談中,實踐團深刻地體會到西山這塊寶地的深厚底蘊,也為團隊考量如何將西山的農產品推廣到更遠、更廣的潛在消費群體提供精確行動指南。

image

圖為實踐團成員訪談民宿老板張峻,陳明菲攝。

政府筆觸繪西山·振興協(xié)奏響山鄉(xiāng)

在金庭鎮(zhèn)秉常村村委會,實踐團成員圍繞村莊農村黨建、農業(yè)與文旅產業(yè)發(fā)展、貧困幫扶等內容同村干部張沈誠開展對話。張沈誠談到,位于金庭鎮(zhèn)中南部的秉常村在各大公路修繕完成后依托著交通便捷帶來的紅利,借助于互聯(lián)網+成功走上了電商致富之路。從家家戶戶挑扁擔、輪渡集體運輸到現如今的電商快遞平臺上門取貨,體現的不僅是時代科技發(fā)展更替,更是黨和國家在脫貧攻堅上的切實有效之舉。隨著互聯(lián)網平臺的持續(xù)深入挖掘,家庭農場與特色餐飲+民宿在秉常村也不斷拔地而起,村委會抓住時代紅利,通過“農戶+基地+合作社(網店)+電商平臺+文旅開發(fā)”的模式,為農民增收開拓了新路徑,帶領廣大村民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

image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秉常村村委會合影留念,周子繁攝。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通過訪談,實踐團對于西山當地的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與下屬村落的基本發(fā)展情況實現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體會到金庭鎮(zhèn)政府帶動農村經濟發(fā)展舉措的實際效能,為團隊成員探索如何將助農舉措落到實處提供了重要指導。

圖文 | 陳明菲 周子繁 蔡妍 張欣潔 汪蓮嬌

審核 | 田渙玲 陸雁蓉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