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數字化時代別讓老年人被邊緣化
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yī)保被拒,在網友發(fā)布的視頻中顯示,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么告訴親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老人滿臉寫滿了無助與無奈。24日,當地回應稱,事發(fā)地點在秭歸縣茅坪鎮(zhèn)西楚社區(qū),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已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yī)保,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rdquo;的視頻也同樣引發(fā)公眾對于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類似傷心的場面折射出了一個社會的痛點:在如今智能化、信息化類新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怎樣來保護老年人,不讓他們不被遺忘和拋棄,讓他們同樣享受新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成果?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更多的是因為令很多人都想起了家中對智能手機和各類自助柜員機的使用都不太熟練的父母,以及幾乎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爺爺奶奶們,移動支付、信息化給很多人帶來了便利,本是件好事,但是在不能普惠的角落,也不應造成一些人的不便。
智能化、數字化時代的今天,動一動手指,世界就在你眼前,但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中,老年人似乎成了被遺忘的群體?!吨袊ヂ?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04億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64.5%,但6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僅為6.7%。而據國家發(fā)布的數據,到2019年底,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約為18.1%。通過這兩項數據比對不難發(fā)現,有上億老年人沒能及時搭上“信息化列車”。面對老年人遭遇“數字貧困”的窘境,如何打通老年人“數字鴻溝”的“最后一公里”,眼下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正視的重大課題。
不讓老年人在智能化、信息化時代掉隊,是社會發(fā)展的長遠需要,各有關窗口服務單位也應該在這方面主動發(fā)揮作用。在提供便民服務措施時就應該兼顧到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文盲半文盲群體,設置特別的綠色通道,為他們提供方便。同時,要采取積極措施,幫他們學習運用那些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技術。作為子女,要積極幫助家中老人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幫助他們學習新事物,和大家一起享受智能化、信息化新技術發(fā)展的成果,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對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溫柔以待。智能化、數字化時代的今天,別讓老年人被邊緣化,這是我們共同的課題。(曾繁莉)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